直播电商规范化发展,要让品质主播唱主角

2024/9/23 来源:新华网

道道网讯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消费者购物习惯的改变,直播电商行业在过去的几年里经历了从无到有、从摸索到成熟的蜕变,与此同时,消费者对直播电商的购物习性也逐渐养成。他们通过观看直播、参与互动、分享心得等方式,对直播电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信任感。《2023年中国直播电商行业研究报告》显示,2023年中国直播电商成交额为4.9万亿,增速达到35%,展现出了稳健的增长态势。在今年“618”期间,直播电商销售额达2068亿元,同比增长12%。

随着行业的不断成熟,直播电商如今也迈向精细化、规范化发展的新时代。不少主播依靠创作短视频积累了大量粉丝、成为了网络红人,利用自身影响力开始直播带货。头部主播的巨大流量和带货效应让他们在商业中占据重要位置。他们中有些人架起农民和消费者之间的直通桥梁,为乡村振兴增添了新动能;有些人在直播电商中开拓出中华文化传播新舞台;也有些人凭借深耕多年的行业经验,把电商平台变成消费者信任的购物乐园。专攻玉石市场的刘大庆是淘宝产业带直播中的主播之一。玉石市场鱼龙混杂,拥有多年行业经验的刘大庆通过从源头把控、自费送检、支持全国复检等方式,确保产品质量,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。

但值得注意的是,很多网络红人的直播间里,真正吸引观众的是直播间的互动娱乐氛围,经营销售的本质却被有意无意忽略。这一现象泛滥的本质在于,多数网络红人持“唯流量论”,忽视了直播电商的核心在于优质的商品和服务,以及与之相关的品控、质检、售后服务等多个高度专业化的环节。“红”而不专,甚至“红”而反专,是屡屡翻车的根源。

因此需明确的是,直播电商的商业模式,核心仍是电商,而不是娱乐直播。直播电商的出现,是为了能提升优质商品触达消费者的效率,促进消费体验的升级,而不是给制假售假大开方便之门。

网红带货的屡次口碑崩塌,预示直播电商行业野蛮生长、赚快钱的流量经济时代已经结束,提升经营能力、比拼内功的时代已经到来。

今年7月1日正式生效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(下称《条例》)针对直播带货、大数据杀熟、自动续费、刷单炒信等网络消费乱象进行规范。在条例中,特别强调了直播带货的透明度要求,明确规定了主播必须清晰地向消费者说明“谁在带货”以及“带谁的货”。 自此,直播行业正式迈入了一个全新的规范化发展阶段。

这一阶段要求直播带货必须回归到品质货盘和专业主播的协同模式。只有高品质的商品、专业素质过硬的主播才能形成长效营销话题与复购。电商平台作为连接消费者和商家的桥梁,关键要在高质量供给和专业化直播生态这两方面下足功夫。

在供给侧的提质升级中,电商平台应当勇担平台责任,充分发挥数字化优势,让更多好货触达消费者。例如天猫旗舰店围绕优质品牌本身的供应链资源,打造品质化的高质量货盘,构筑起坚实的品质保障体系。这不仅仅是对消费者负责的体现,更是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。

在直播生态中,带货主播作为信息传递和产品展示的关键角色,其表现不仅关乎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与感受,更在无形中传递着品牌形象。因此,平台在打造直播生态时,必须对带货主播的专业性和职业素养提出明确要求,并建立起相应的标准体系与审核机制。

这首先要求平台从源头把关,提高直播带货的准入门槛,让识货者带货,诚信者经营。例如淘宝的带货主播多数从平台优质商家中产生,这类商家往往有丰富的电商运营经验,在品控、质检、售后服务等复杂流程上有较高专业度,有些主播甚至设立质检实验室,严控商品质量。同时,淘宝还定期对带货主播进行资格认证实操考试,持续推进带货主播的专业化进程。

网红主播想“长红”,直播间的生意想一直红火,关键要把消费者权益放在首位,对商品质量负责。严把选品质量关、避免虚假夸大和误导性宣传,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,才能对得起“家人们”的信任。让消费者真正放心消费,促进多赢共赢。

在直播电商的浪潮中,品质主播不仅是个人品牌的塑造者,更是背后整个供应链乃至产业生态的代言人。他们向消费者推荐的产品,代表着供应链的严格选品、精细管理和高效服务,是“中国制造”向“中国质造”转变的生动体现。相应地,通过直播间,消费者不仅购买到了商品,直播间里沉淀的数据还能直接反馈到生产端,能够高效完成快反订单。根据测试销售数据,能立即反馈工厂,指导调整生产,这也是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信任和支持。

只有高品质货盘与专业化主播之间形成良性互动,才能确保“中国质造”的杰出成果精准对接消费者的实际需求。才能让消费端的反馈转化为生产的新动力。在高品质商品与专业化主播之间的良性互动中,电商平台、带货主播和品牌厂商应各尽其责,形成强大合力,不断优化产品供给,提升消费者体验,为消费市场蓬勃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。

免责声明:如有侵犯版权,请及时联系处理。

你可能还喜欢

评论 ( 0 )

Top